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宋科铖
十月的怀化,秋风里有了人气的热度。10月27日至10月29日,记者走进经过第五届湖南旅发大会“翻新”的怀化地区探访。无论是洪江黔阳古城的夜晚茶香,还是中方荆坪古村的游客笑语,抑或雪峰山巅索道穿云的银线,怀化的文旅产业都有了新的模样。
一杯茶点亮古城夜色
非遗竹编、黑陶餐具、本土书法……黔阳古城中的新地标“黔阳老茶馆”里,充满着属于古城的烟火气息。这家茶馆的诞生,是洪江市政府发起的古城沿江业态改造计划中的成果。
这里原为黔阳敬老院,长期闲置、破败不堪。湖南建投中湘美好公司运营团队项目负责人王成哲带领团队从8月初进场,用一个多月就让这座老建筑重获新生。9月15日,开始正式营业。
 黔阳老茶馆人生鼎沸。受访者供图
 黔阳老茶馆人生鼎沸。受访者供图
“之前在古城老街,总见居民聚着喝茶打牌、弹唱聊天,我意识到,大家需要一个聚合休闲需求的公共空间。”王成哲向记者说起“黔阳老茶馆”的缘起。他们坚持“修旧如旧”,既保留木质结构与历史肌理,又赋予其文化展示与休闲消费功能。政府出资修缮、提供专业指导,政企合力让老街重新焕发生机。
茶馆以“黔阳”为魂:老照片、“龙标文化”主题展陈,都让游客在喝茶间感受古城记忆。更重要的是,它的定价“亲民”——5元一壶茶,可续杯一整天。这样的价格,吸引了大批年轻人。
国庆假期,茶馆客流量较预期翻了两番,成为古城新地标,也带旺了周边餐饮与民宿。如今,围绕老茶馆,古城形成了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一体的文旅生态。
“我们还要把更多非遗代表性项目搬进茶馆,让它成为连接文化与发展的纽带。”王成哲说。
一座古村走向“全民共富”
同样鲜活起来的,还有位于中方县的荆坪古村。
“此次大会后,古村可以说焕然一新。”荆坪古村景区运营管理中心负责人姜海斌告诉记者:“古村遵循‘修旧如旧、文化为魂、全民参与’的原则重新修复。邀请清华同衡设计院团队规划,‘查漏补缺’地修复古建、补植绿化,还清理了三叠月塘水质。”
更独特的是“本地人深度参与”模式:施工由省建投七公司带领本地工人完成,运营阶段则通过“租金、股金、薪金”鼓励村民参与。“许多村民成为讲解员、保洁员、守护人,在家门口实现就业。”姜海斌说。
“本届旅发大会之后,荆坪迎来爆发式增长。”姜海斌介绍,荆坪古村“国庆中秋”双节共接待游客近13万人次,同比增长20倍,带动中方县旅游总消费超2600万元。景区新增11家高品质业态,总数达32家,多家店铺营业额突破10万元。
如今,年轻人回流成了古村新景。村里与高校合作,吸引学生参与短视频宣传、直播带货;村民将自有宅院改造成“平安民宿”“琴庐·云舍咖啡”等特色空间;非遗工坊、药膳餐饮让传统与时尚融合。
此外,在品牌化探索上,“荆坪有礼”文创、“荆彩美食榜”“椒响曲”脆辣椒、“古道边”酸姜等成为热销产品,“中方斗笠”更是远销海外。游客还可参与斗笠编织、古法豆腐制作、稻田音乐会等沉浸式体验。
“保护与热闹并不矛盾。”姜海斌告诉记者,荆坪通过动静分区、文化赋能与智慧调控,实现“有序活化”。未来,古村将成为文旅康养、文化传承、乡村振兴三位一体的“有福之地”。
一条索道串起幸福山路
在溆浦的群山间,银线蜿蜒。“雪峰山索道自9月26日试运行以来,已接待游客10万人次。”雪峰山索道品牌营销总监刘诗舟向记者介绍。
 雪峰山索道跨越山脉,便捷交通。宋科铖摄
 雪峰山索道跨越山脉,便捷交通。宋科铖摄
雪峰山索道共有涉江、九歌、天问三站,其中天问站位于怀化与邵阳交界。刘诗舟说,“它不仅是一条景区线,更是一条交通线、民生线。不仅打破行政藩篱,促进两地文旅融合,也为花瑶和高山台地居民出行带来便利。随着索道的开通,大花瑶真正走出了大山,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风采。”
从古城老茶馆的烟火气,到古村人潮涌动的节庆氛围,再到跨越山脉的索道银线,旅发大会之后的怀化,不仅景更美、路更通,更让文化活了、经济热了、百姓富了。
一场旅发大会,让怀化的山水迎客,也让怀化的人心聚力。城市的热度,还在持续升温。
责编:宋科铖
一审:宋科铖
二审:丁鹏志
三审:周文博
来源:三湘都市报
